武元甲这回,算盘珠子拨错位了
1979年,中越边境,硝烟味儿渐浓。
越南,刚打赢了法国佬,又把美国佬赶跑了,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,觉得自己牛得不行,自封“世界第三军事强国”。
武元甲,越南的军事一把手,更是飘飘然,觉得中国军队?
呵呵,不堪一击。
结果嘛,大家都知道了,他这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,却拨错位了。
要说武元甲的自信,也不是完全没来由。
越南那些年,仗是真没少打,丛林里窜来窜去,游击战玩得贼溜。
316A师、346师,还有武元甲亲封的“金星师”,清一色的苏式装备,老兵扎堆,看着确实唬人。
这些精锐部队扎在越南北部,跟个三脚架似的,稳得很。
再加上美国佬留下的那些家底儿,枪炮飞机坦克,琳琅满目,武元甲觉得,咱不差家伙事儿,打持久战也不怕。
可他忘了,时代不一样了。
跟法国佬、美国佬打的那一套,放到中国军队身上,不一定好使。
解放军也不是吃素的,抗美援朝那会儿,跟美国佬掰过手腕子,实力可不是盖的。
武元甲说中国军队“20年没打仗”,这话听着挺有道理,可实际上呢?
人家闷声发大财,军队建设搞得热火朝天,现代化水平蹭蹭往上涨。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武元甲居然瞧不上许世友。
许世友,74岁的老将军,东线一把手。
武元甲觉得,派这么个老人家出来,说明中国没人了。
他还念叨着陈赓大将,说要是陈赓还在,他肯定不敢造次。
这就好比看人下棋,光盯着人家的年龄,也不看看棋盘上的局势。
许世友老将出马,那可不是白给的,人家经验老道,心里有数,战前就把越南的战术战法摸了个透。
武元甲还有个指望,那就是苏联老大哥。
1978年,苏越签了条约,说是越南要是挨揍了,苏联得帮忙。
武元甲觉得,苏联这保护伞够硬,中国再厉害,也得掂量掂量。
他甚至吹牛说,苏联的支援“30分钟内到位”。
结果呢?
苏联光打雷不下雨,口头上支持一下,实际行动一点没有。
邓公早就看穿了苏联的小心思,人家在阿富汗打得焦头烂额,哪还有精力管越南的事儿?
再说,中美关系那时候正 warming up(升温),苏联更不敢轻举妄动了。
武元甲对中越实力对比的判断,也错得离谱。
他觉得中国刚缓过劲儿来,军队战斗力不行,不敢深入越南。
他还对越南北部的防御工事迷之自信,觉得靠着那些山山水水,就能把解放军挡住。
结果,解放军势如破竹,28天就拿下了谅山、高平、老街这些重镇,越军的主力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,4.7万人没了。
那些所谓的“天险”、“屏障”,在中国军队的炮火面前,跟纸糊的似的。
战后复盘,越军的实力,水分很大。
丛林战是他们的强项,可碰上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和火力压制,立马歇菜。
谅山战役,10万越军,最后只剩下不到1万人,惨烈程度可见一斑。
越南的经济也拖了后腿,工业基础薄弱,造个子弹都费劲,全靠外援。
这一仗打下来,越南经济损失600亿人民币,倒退了好几十年。
武元甲这回,输得彻底。
他太自以为是,把对手看得太轻,又把外援想得太美。
打仗,得认清自己,也得认清对手,更得认清局势。
武元甲错估了形势,自然也就拨错了算盘珠子。
这就像老话说得好:淹死的都是会水的。